首页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视频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17773134316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视频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条件性恐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流程分享
条件性恐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流程分享
更新时间:2025-07-09 点击次数:60
条件性恐惧实验源自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由巴甫洛夫提出,并被后来的心理学家发展为研究恐惧学习的经典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原本中性的刺激(如灯光、声音)与一个非条件性厌恶刺激(如轻微电击、噪音)反复配对呈现,经过多次训练后,个体仅在中性刺激出现时也会产生恐惧反应,表明恐惧已被“条件化”。
条件性恐惧实验
的设计与操作流程
1、实验准备
受试者通常为啮齿类动物(如小鼠或大鼠),也可应用于人类实验。实验环境需控制声音、光线等因素,以减少干扰变量。
2、训练阶段(Acquisition)
在训练阶段,动物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测试箱中,先播放一个中性刺激(如特定频率的声音),随后紧接一个轻微足底电击。这种配对重复数次,使动物建立起“声音=危险”的关联。
3、测试阶段(Testing)
在训练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几小时至几天不等),再次单独呈现中性刺激,观察受试者的反应,如冻结行为(Freezing Behavior)、心率变化、眨眼反射增强等。若出现明显恐惧反应,则说明条件性恐惧已形成。
4、消退与再唤起(Extinction & Reinstatement)
后续可进行消退训练(仅呈现中性刺激而不伴随电击),观察恐惧反应是否减弱。也可在消退后重新引入原厌恶刺激,测试恐惧是否会再次强烈唤起。
条件性恐惧实验已成为研究杏仁核、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脑区功能的关键模型。研究表明,杏仁核是恐惧习得的核心区域,而前额叶则参与恐惧的调控与抑制。这些发现为开发针对焦虑障碍的药物和心理干预手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一篇:
简述小动物步态分析仪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能特点
下一篇:
Y迷宫视频分析系统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智能分析
产品中心
BZ4T6小鼠视觉虚拟鉴别室
BZ-F316斑马鱼行为学分析系统
5/9孔注意力测试系统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视频中心
荣誉资质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长沙百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6350号-1
技术支持:
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xml
17773134316
TEL: